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--->品牌營銷欄目--->市場縱橫-->詳細內容
廣告能否挽救國產手機產業(yè)?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2-12-17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近日,有媒體報道:14家國內GSM手機企業(yè)產量依然只占到全部企業(yè)的19.5%。如果這個數字屬實,那么也就是說,即使再算上500多萬的CDMA用戶,今年國產手機的產量也就占全部企業(yè)手機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。
這個數字距年初中國手機企業(yè)定下的30%的市場占有率的目標還差多遠?
如果僅以今年的形勢看,顯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。2001年底,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大約是15%,而今年,到目前,則是20%。年市場占有率僅僅上升了5個百分點。
如果按照這個比例,那么今年2月份,在北京召開了“打造國產精品手機主題研討會”上,“國產手機今年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將達到30%,2003年有望超過50%”的目標卻讓人心疑不已。
而今年增長的5%,也還是在輪翻轟炸的廣告下取得的。
從2000年開始,國產手機針對市場下的值得一提的重藥是廣告。大家不惜重金,借力名人,試圖讓大眾把名人的“臉熟”轉化為手機的“臉熟”。比如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、跳水冠軍伏明霞、“小燕子”趙薇、香港名星周潤發(fā)、“光頭皇帝”張鐵林等等,紛紛手持國產手機,亮相熒屏。據統(tǒng)計,TCL、波導的廣告投入已名列手機廣告的前幾名,南方高科也在中央電視臺、香港鳳凰衛(wèi)視投入了電視廣告,國產手機的品牌知名度較以前大有提高。
而近日,曾一直為愛立信代工的南京熊貓,另立門戶后,居然拿出了1個多億,捧走了中央電視臺廣告的標王!由此,人們悚然心驚:明年中國手機市場一場大戰(zhàn)必不可免了!
然而,這種廣告的重磅炸彈,效果會不會像廠商想象的那樣能讓國產手機打贏“八國聯(lián)軍”呢?
當然,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,如今,我們到處都能看到人們掌中持著國產手機,什么TCL、波導等等,而且,手機也小巧別致,不仔細看,真讓人以為是摩托羅拉們的產品。而事實上,國產手機由于都是國外的芯片,在質量上已經與外國的產品沒有多少的差別。
國產手機已經為中國市場所接受,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。而這種成績,無論如何是與廣告分不開的。
但,如果要將此全部歸結于廣告,恐怕又有些貪天之力以為己功了。
“如今的消費者來買手機,一看樣式,二看價格。好象聽了廣告,指名道姓要買哪一款的并不多。大家都是比較再三,才確定目標!币晃皇謾C銷售商這樣總結。
也就是說,廣告讓人們接受了國產手機,而真正讓用戶掏腰包的,還是國產手機自己在樣式和價格上的努力。如果沒有這些,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。
另一個例證是,當熊貓在中央電視臺扔出1個多億,并且宣布還要在南方央視收視率不高的城市再投近一個億時,消費者的反應就開始讓廠家警惕了。
“羊毛出在羊身上,這么多廣告費,還不是要從消費者身上去掠奪來?”一位消費者這樣說。
“我也不買這個牌的……,手機價格中怕有一半是廣告費了。”另一位消費者的話則更為極端。
看來,如今的消費者已經越來越來理性,在此情況下,口出這樣的話,也似乎情有可原。
假如這種心理真的要占據市場主流,以廣告為看家法寶的熊貓手機,可能會很危險。
另外一個考驗廣告策略的是技術的更新。業(yè)內人士普遍認為,明年將是手機技術的更新年。即,以彩信手機為代表的新款手機將成為市場的主流。而倡導這場主流的,則是國外品牌。有報道說,目前發(fā)布的彩信手機中,諾基亞占了幾乎一半。而摩托羅拉也表示(而且它確實有能力)在明年迅速跟進。相對而言,能夠在技術上迅速跟進的國產廠商,除了與外商合資者(比如普天三洋)外,國內品牌顯得十分被動。這種被動是源于它們沒有掌握核心技術,更沒有核心技術的研發(fā)能力,只能跟在上游廠商的后邊購買芯片,因而,其反應能力必然慢半拍。
過去的兩年里,手機市場的一個典型特征是,手機核心技術更新速度較慢,各廠商的競爭點主要集中在款式上。此時,技術并沒有成為束縛國內廠商介入手機市場的壁壘。于是,在國內市場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極高的利潤率吸引下(業(yè)內預測2004年中國的手機用戶將會增至2.5億,也就是能擴大3-4倍,而且相比家電業(yè)5%的利潤,手機一般利潤率都在25%以上),許多國內家電廠商也義無反顧地殺入手機市場。1999年,以科健、波導、TCL、南方高科、康佳等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制造商開始進入手機行業(yè),并在當年實現了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從0到3%的突破--到2000年這一數字變?yōu)?%,而去年則達到了15%。從零到15%,國產手機只花了3年的時間。按照這種翻番的遞增速度,面對已經達到1.4億而且還正以70%的幅度增長的大市場,30%,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。
但現在看來,這個30%的任務今年是很難完成了,那么,以后的50%呢?
換個問法:這種建立在廣告之上的成功會不會延續(xù)下去?一個極有可能發(fā)生的事實是,一旦當核心技術發(fā)生巨變,國內廠商就沒有能力跟進了!暗侵钡酵懂a之后才發(fā)現這里的‘唐僧肉’并不好吃。與擁有核心技術、標準和實力等諸多優(yōu)勢的洋品牌相比,懸殊太大了!蹦呈謾C生產商的這樣感嘆。即使在國產手機廣告與價格攻勢初見成效的今年,在中國市場排前三位的,仍然是摩托羅拉、諾基亞和三星。那么,以彩信手機為主導的明年呢?
因而,明年的手機市場的激戰(zhàn),主角會變成中國廠商嗎?恐怕沒有人敢保證。廣告作為一柄利劍,砍傷的自己人還是外商?所以,從這個角度說,一位業(yè)內人士的說法也不無道理:“與其在那里拚廣告,還不如拿出這兩個億搞點研發(fā)!钡珜τ谛茇垈儊碇v,作為后來者,先站住腳是第一位的,而廣告則是站住腳的上上之選。
唉,作中國的手機商,也真的好難。(孫善清)